据统计,中国平均每年有数千人死于雷电,约 550 人死亡,财产损失为 70-100 亿元。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仅次于暴雨、洪涝、地质等气象灾害,被联合国列为“十大自然灾害之一”。因此,防雷措施的好坏,直接关系到防雷安全。
在防雷技术方面,现代防雷设施包括外部防雷(建筑物和设施直接防雷)和内部防雷(电磁波脉冲防雷)
室外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直接雷击,防止火灾、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。
内雷系统则是为了防止雷电波的侵入,雷击感应过电压,以及系统运行过电压对设备造成的破坏。
防雷装置主要由接闪器(避雷针、避雷带的统称)、引下线和接地极组成。
特别是接地极埋在地下,引下线经常被雨淋吹走,多年来容易因生锈而断裂或脱焊,因此闪光器接收的雷能不能通过接地极进入大地消耗,容易损伤建筑物和人员。
外部防雷装置主要有避雷针,避雷带,避雷网,避雷线等,最常用的是直接防雷装置。
接近地面时,地面电场发生变形,在避雷针前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,影响雷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,引导雷向避雷针放电,通过接地引线和接地装置将雷流引入地面,防止雷击。
防雷器安装好后,防雷器的防雷效果会好吗?
肯定不是,因为所有的防雷装置都能有效地起到防雷作用,这就是雷电保护的关键。所以需要检查防雷装置。
外部防雷装置的有效连接、接地电阻值符合规范要求,可实现防雷效果。
外部防雷装置由三部分组成:闪光灯、引线和接地装置。三者之间应连接良好,接地电阻应符合规范要求,以达到防雷效果。
一、虽然避雷针被冠以避雷二字,但它只是指它可以使受保护的物体避免雷击,而它本身恰恰相反,是引雷的上身,经年置身于雷击之中,它的性能自然也倍受考验。
此外,经过多年的风吹、日晒、雨淋、霜冻等严寒和炎热的考验和腐蚀,经常导致断裂、腐蚀、严重腐蚀、接触不良甚至三部分断裂。这种防雷装置不仅不能防雷,而且可能成为防雷装置,加重了雷击的潜在危险。
二、防雷器安装完毕后,由于后期工程施工等原因,造成防雷器损坏。
建筑维修、改造、装修等过程中,一些单位和施工人员不注意保护其防雷带(网),造成人为损坏,有的在施工时挖断接地线导致引下线断裂,等等,都会给安全带来隐患。
三、电气线路在防雷装置上杂乱。
由于防雷安全意识淡漠,不知道防雷装置的性能,在防雷装置上乱拉其他电路,如电话线、广播线、电视接收天线、架空低压线等。
这类电气线路常常是建筑物内各种电子设备受到感应雷击的“元凶”。
这些自然和人为的损坏给防雷装置带来了很大的危险,一旦受到雷击,结果是无法想象的。
防雷击管是一种易损坏的零件。
建筑物内部防雷措施主要是各种电子、电气设备防雷的防雷装置,其材质主要是氧化锌变阻器部件和其他电子部件。
由于受到一次或多次雷击,这些避雷装置的性能明显下降,或劣化衰减,因此也必须进行定期检查,通过检测发现问题,以便及时维修或更换。
根据本公司每年的年检(抽查)数据,防雷装置的检查合格率也只有 8 成左右。
总之,石油、化工等易燃易爆场所、金融机构、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系统、学校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,每年都要根据《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》的要求,每年进行两次防雷装置检测,确保防雷装置的安全有效运行,未雨绸缪,防患未然。